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,我国人口14.4亿人。
这么多中国人,到底需要多少律师?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40.html
2024年我国有大约70万律师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40.html
如果参考西方比例,我们得有500万的律师才够,缺口极大;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40.html
而如果参考日本的比例,我国人口只需20万律师,似乎又严重过剩?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40.html
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40.html
作为一个律师,当然希望案子多,这样就有活干有钱挣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40.html
但是大量案件没必要进入司法程序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40.html
换句话说,从社会面、行政面可以有效分流、从源头上解决很多案件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40.html
官方媒体做出了明确表态: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40.html
“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成为‘诉讼大国’,我国有14亿人口,大大小小的事都要打官司,那必然不堪重负!”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40.html
法院,超载运转
2022年,全国法院受理案件3300万件。
到2023年,这个数字变成了4557.4万件。与此同时,法官的年均办案两已达357件。
这个数字的背后,代表着即使法官全年无休,每天也至少要审结1个案子。
包括疑难复杂,要多次开庭的案子。
而到2024年,这个数字只会更多。不仅司法系统早已案多人少、不堪重负,而且也会有更多人会被带进诉讼程序、费心劳力,提高社会运行成本。
其实对大多数民事案子,诉讼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。
以和为贵,和气生财。
为什么大力推广诉前调解?诉讼是为了解决矛盾,但即使判决,也不见得息事宁人。
一审二审报再审,基院中院最高院。
唯有调解,方能化解矛盾。
治标更要治本。
但为什么,律师对诉前调解制度很不满,屡屡建议撤销?
是因为一旦立案,审判期限的倒计时就开始了。律师的视角下,法院是迫于考核的压力,将诉前调解作为延迟立案的手段。
但即使这样,诉前调解制度也不可能、不可以取消。
这个制度定分止争,节约司法资源,减少群众的诉累,是其一;
法院工作量已经高度饱和,避免系统崩溃失灵,必须引入诉讼调解控制池,是其二。
再回到律师一端,我国每年能处理的案件量就这么多。
因为就这么多法官。
律师人数不断增加,必然是僧多粥少,获取案子的难度和专业性竞争必然会加大。
恶意不良竞争更是会出现。
律师人数,实是饱和
我国人民需要多少律师,是个市场经济与社会学的问题。
理论上律师只要准入,没有人数限制,全民学法也未尝不可。
但作为经济的一环,就要面临市场自由竞争。生存下来的不一定是最便宜的、也不一定是专业最好,但一定是得做到量入为出、经济均衡的。
其他行业中劣币驱逐良币的例子很多,低价占领市场然后作妖的垄断性的劣币,大家也见过不少。
尤其是信息差很大法律服务业,一般人看不出好坏,更是容易钻空子。
会有两个问题:
1、服务质量下降、推广宣传下限愈低,行业整体形象受不利影响;
2、从事律师的人多,基于职业特性,宏观上群众通过诉讼解决问题的倾向就越强。
律师不够?
那说我国律师人数不够的人,对比的是美国经验。
不是美国人喜欢打官司,而是美式司法结构已让整个社会深陷其中。
美国各州法律不同,立法条文冗长复杂。仅是正确解读就需要足够的专业性;而且,英美法系与我国的大陆法系不同,采用判例法。
他们庭审主要看当事人对抗,对原被告素质有很高要求。没有经过培训和长期实践,庭上根本招架不住。
法官的角色更加被动一些,甚至重要案件下决定的是陪审团。
不请美国律师,基本等于吃败诉。
这也是一种司法资源垄断,美国律师成了唯利是图的“精英”。
马斯克今年不就被特斯拉的律师狠敲一笔?
中国律师该代表人民
我国是大陆法系,采用成文法制度。
也就是说法官的角色更加重要,比起案例,我们看法条。
而无论在事实认定还是法律认定、乃至双方调解中,法官都更加把控全局。
而且2023年底,最高法还制定了《关于综合治理类司法建议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》,推进法院在案件中向其他机关发出司法建议,解决源头问题。
“坚持‘坚定的原则、柔软的身段、商量的口吻’,没完没了抓落实。”
从从制度和体系上,决定了中国律师不会像美国一样,变成垄断性的利益集团。
我们不会允许像美国一样,大事小事都打官司。
可以设想的道路
员额制下,法官数量稳定,近年来业务量都很饱和。
再加上官方已经明确表态“抓前端、治未病,做好诉源治理”。
可见诉讼业务已经过了增量时代,僧与粥的平衡,已交由市场选择。
但这不是说法律服务市场就这么点了。
律师能服务的,绝不仅是“争议”,更有“发展”。
经济体量增加,矛盾必然存在。所以诉前调解、法律咨询这些避免争议的服务必然增多;
而面向不断发展的公司、经营、经济,机会就更多:
无论是内部合规治理、税务优化、专业项目顾问、股权激励和架构调整、人力资源法律指导,还是更进一步的公司收购、乃至产业上游的私募基金备案、投资、退出等等业务。
即使不考虑其中可能的纠纷,这也都是发展服务增量的机会。同时专业性的要求也更高。
律师的眼光不必局限于诉讼程序。
法律服务不只是发展成本,律师一样可以是发展推动力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