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病和不堪重负的法官,为何不愿退出员额?司法体系何去何从?

远川行 评论391阅读模式

如今的网络上,最不缺的,就是发泄情绪和喊正义口号,问题是越看越多。

但只有少之又少的声音,在探寻事件原因,寻找解决方法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49.html

像是裁判文书出错的新闻,年年常有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49.html

但年年都是舆论震惊、网友批判、法院通报追责保证改正。除了浪费公共注意力,有什么用?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49.html

之前我也写过,一份刑事判决中出现100多处错别字,登上热搜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49.html

无论是各种媒体,还是留言,都是批评如潮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49.html

批评都集中在法官和助理水平太差,不上心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49.html

接下来法院通报追责程序,承诺加强管理,暂时这样收场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49.html

都快成样板戏了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49.html

但是法律业内,并未如外界一般惊讶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49.html

行内人都知道,比起程序和实体上的合法公正,错别字根本不是大问题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49.html

更何况一份300多页的判决书,其中证据罗列部分出现错别字,不会影响案件处理结果。

问题其实出在现在司法体系的状态上。

现状难在哪?

2024最高法的工作报告明确表述:

2013年以来,全国法院案件总量以年均13%的增幅快速上涨,10年增加2.4倍,法官年人均办案由2017187件,增至2023357件。

这不是像一些留言所说,是“司法公平”带来的问题。

在社会面上,实际上就有这么多的纠纷争议。

人民法院报头版,更是强调“案多人少成为困扰全国法院的最大难题,诉讼爆炸、案件井喷日益突出并发展为常态。”

上个月,最高院研究室主任在公开表示:

全国法院受理案件数量,2023年首次突破4000万,同比增长15.6%。全国法官一年到头不休息,平均每人每天都得办结1件案件。这无疑是巨大的而现实压力。

这工作量增加速度,堪比高利贷利滚利。

他直言:“诉讼绝不是解决纠纷唯一渠道,更不是最佳手段”

前路何去?

既然已经不堪重负,那就一定得想方设法增加人力。

一、增加人手

缺人,就上人。

换句话说,直接或以某种方式增加员额编制。

这个方案不改动现在司法体制的现状,不引起复杂的利益纠纷。

唯一的硬前提就是要更多财政拨款,所以这个方案必须依托经济形势。

而且人员越多,财政运作的损耗成本就越大。

懂的都懂。

二、内部深挖

即使是员额法官,也存在忙的忙死、闲的闲死。

甚至挂着员额名义不办案、或者摸鱼象征性办案的,也不是没有。

员额制度体系,在本国特色人情环境中,没能落实到底。

当时法官检察官推行员额制,承诺推行动态管理,有入有出。

但现在,出=退休,入=有员额退休。

成了萝卜坑中坑。

没有动态管理,人员又不变,队伍自然会越来越老弱病残。

没有成熟的换代交接,现行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也不行。

多就不说了。

流动,得有动力

能进能出,管理上最理想。

除了退休、辞职、调离这些情况,对业务能力不适应、办案质效不达标的法官检察官,应当有合理退出机制。

但在体制内,难。

有的法官蜀国,去年3月被确诊癌症晚期,治疗半年后病情好转,在10月份重回岗位。

与边工作一边治疗,也没有退出员额。

没退额的原因,无外乎几点:

一是情怀,人在经历生死考验后,会看开很多。干了接近三十年审判员,不想就此躺平,反而希望能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,再多做点事。

二是经济,治疗每个月需要大好几千,员额的收入比非员额多一点,就是很需要这多出来的一点。

三是划不来,现在是四高法官的话,退额到综合部门,仅能核定二级主任科员,即使再提一级,待遇比四高还是差一截,着实划不来。

非无良法,时机未到?

这基本反映了员额动态化僵死的背景要素。

能在员额的,不是领导就是资深法官,毕竟人人都有退休的时候。

除非他们自愿,为了单位内部的稳定团结,也不能设置强行束缚。

退额就不是“法官”“检察官”,情感上不好接受,突出的待遇差距也无法视而不见。

比起退额甚至离职进入市场的风险,他们本能地会选择保持现状。

关于退额的职务待遇,切换差距非常之大。

像前面的例子,从副处直接跌正科?谁能接受?

不仅面子上过不去,里子上更过不去。

员额退出制度推进乏力,还是制度全面性和待遇落实上有问题。

设想取消员额制、打通退额的待遇衔接问题,这些方案的根本都是促进流动。

而流动的根子,还财政能支持。

文件规划完美,外部要求正确,终究不能脱离现实。

人的本性就是追求个人利益,动辄抢别人的蛋糕,当然会卡住。

打破铁饭碗,不是直接把饭碗砸了。

现在的形势很难持续僵持了,外部案件增速正在以高利贷的速度翻滚。

虽然不甚相似,还是让我想到了90年代国企改革。

有的时候,问题不是没法解决。

只是没有事到临头,没法不破不立。

weinxin
我的微信
交个朋友,咨询亦可
资深上海律师。主攻民商事纠纷、不动产、涉刑案件、公司顾问
 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