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零后将升任院长,刚入额6年的一把手,适合基层法检吗?

远川行 评论41阅读模式

广西一则“九零后年女法官将任法院院长”的“领导干部任前公示”,惊到了法律圈的朋友们。

看这份公示的内容,1991年1月出生,现任职基层法院副院长的徐某某,将成为基层法院的正职院长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89.html

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89.html

2022年,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发表过一篇文章:《九零后年女法官将任法院院长:2014年参加工作,2019年成为法官》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89.html

里面显示了徐某某的工作简历,展示了其难以企及的晋升速度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89.html

201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贵港市中院,2017年成为法官助理,2019年通过入额遴选考试,挂任桂平市人民法院副院长一职,正式开始审判工作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89.html

不可及的快车道

如此仕途,意味着,徐某某不仅34岁就升任副处级的法院院长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89.html

而且34岁已经参加法院工作十年、入额从事审判工作五年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89.html

这火箭速度下的晋升,可能在行政,或省级以上部门看来还不算特别夸张,但这是法院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89.html

法检院历来是业务部门,业务领导的资历向来是铁打的硬指标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89.html

不硬你干不好这个活。文章源自falvbiji.com远川行笔记-https://www.falvbiji.com/789.html

这种晋升在基层看来,实打实震惊了许多同志、羡煞了许多同志、重击了许多同志。

类似的一步登天式,只会出现近年在法检才出现的:“上级院选派助理到下级院入额”这一种情况下。

上级司法机关参加工作没几年的法官检察官助理,只要愿意到下级工作,就可以入额。

同时,还可以直接提拔成副职,一举超越基层百八十号人毕生的职场资历竞争力。

这公平吗?

看看公务员晋升的年龄金字塔图吧。

九零后将升任院长,刚入额6年的一把手,适合基层法检吗?-图片2

基层工作的朋友们,很多事自己工作十几年也赶不上提拔。

更多的是被年龄限制、职位限制而无法获得提拔,就这样呆一辈子的。

这些提拔限制,都是基于晋升岗位太少而设置的层层闯关,在人为设置的游戏规则里空转。

不拘一格,百花齐放

有规定,司法机关中层以上乃至院长到了52岁,就要以保留待遇的形式让出领导岗位。

可能是为了干部的年轻化,但这也会直接导致一大批原来的领导放羊,不干活也不上班。

号称退居二线,实则浪费了大量的司法资源。

司法资源、财政成本、国家税收,不都是一回事。

再举个例子,某法院竞争副庭长,参选要求参加工作五年以上;而竞争庭长以上职务,必须在下级岗位工作满三年以上。

简单一算,若要竞争副院长,每次逐级选拔都恰好赶上,也必须参加工作满十四年。

人生能有几个十年?

资历攒够,运势机遇齐备,终于选上之后呢?

这时候的他们,大多一头白发,再想获得提拔,已缺乏竞争力。

熬夜熬不动、拼也拼不过。

比上面有人?上面有人,谁还等十四年。

还有的单位说,为了减少竞争压力,以制度彰显公平。

于是凡年满47岁的,不得竞争副科级岗位;过了45岁,不再考虑基层部门的一把手。

一刀切下去,一大批副庭长列队躺平,坐等退休。

43岁前后同志们,不得已抓住最后一次提拔机会,拼一个法检一把手位置。

再有有法检院规定,基层入额,必须工作满十年以上才能报名。

还有的干脆规定,必须年龄满35岁才能报名。

规定没有对错,但对比人家工作十年已经是法检一把手,怎么有点不一样?

人家干10年院长,你家干10年基层入额?

不对,还只是得到申请入额的机会。

都知道,近些年基层实行员额制,有限的员额搞得像公交车。

只要占上了座,不到站退休无人让座。

已经这样了,上级公司还要跑到下级来抢名额,近些年又在强调要提拔年轻干部。

是不是要彻底打破既成的竞争规则、资历规则?

成何体统?

声浪起、意见涌

年龄是个宝,文凭不可少,能力当参考,关系最重要。

反映在网上的舆论,对刻意追求干部年轻化,已经意见很大。

可以简单总结为:

知道这是上级的统一要求,也知道凡提拔任用,必定要牺牲很多人的利益。

但将干部提拔的年龄限制在35/37岁,不得不令人质疑。

究竟做出了什么突出贡献,可以让参加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展现出成绩?

这个成绩,是否能证明:年轻人具备领导一个部门的资历和能力?

结果是,由于年龄的限制,参加工作之初的年轻人还没在本职工作上深入角色精研业务,就直奔能让领导看到宣传亮点的政绩形象,一往无前。

业务部门跳板化、实践工作PPT化、实际工作纸上创新、矛盾量变积累渐深。

导致的局面是,外行领导内行。

领导是年轻化了,可干活的老龄化了。

一个年轻干部站起来了,十个中层干部躺平了。

你们干的好啊!

 

基层苦才是真的苦

具体到基层法检机关,这些年都是通过公务员考试选的法检助理的。

研究生、本科复考、乃至应届本科毕业考入上岸的,到了单位,当头难关都是入额难。

不入额,基层法检机关的大部门领导岗位,与你无缘,再见。

可现在在基层法检,想要入额有多难?

身边很熟的朋友,研究生毕业工作快七年了还是五级助理。

今年终于轮到职级晋升,一个调去其他部门的人通过关系隔空回来,凭空抢走朋友部门的这个晋升名额。

还有朋友说,自己是11年的助理了,现在入额得15年左右。

甚至在有的朋友那里,普通员额职位因为压力太大,早就没人愿意参加什么遴选了。

还看到过很多朋友的留言:

7年了还是五级法助,今年刚跑路;

助理,前途无望,走了;

我助理十年,升额无望,直接躺平等等。

职级是最低的五级,晋级、提拔均无希望,谁能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?

躺平何尝不是一个选择?

时过境迁、危中有机

有一个“在上海检察院,38岁入额有没有可能”的帖子。

有人回答是:上海法官(检察官)助理平均入额时间是7到8年。

说是上海法律商业市场广阔和活跃,司法人员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就去干律师了,所以基层法院检察院一线人员很紧缺,入额一般都不会卡。

但实际上这个信息也有些过时,情况是越来越紧张。尤其某些区院,现在没点关系肯定要十几年起跳。

在一个单位,大量工龄7-8年、十几年的业务人员,毫无入额希望。

这时为了体现干部的年轻化,空降或是火箭晋升出一个30多岁院长检察长。

工作会变成什么样,会造成什么影响?

我可想不到。

weinxin
我的微信
交个朋友,咨询亦可
资深上海律师。主攻民商事纠纷、不动产、涉刑案件、公司顾问
 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